
老洪聊汽車音響系統調校技巧 (二)
2024年1月1日 22:12
上篇說了老半天,始終未進入主題。有道是做好基本功,後面就輕鬆。汽車音響系統上場調音的人,對於器材的特性必須充分了解,才能完全操控。這是個專業的議題,不能仗著膽大就想出手玩玩碰碰運氣。在系統未檢查之前就上電,很可能損壞器材,或讓喇叭受傷,甚至燒毀高音。所以,調音之前的重要步驟就是系統檢查,徹底做好這個基本功之後的調音作業,就會更順暢。
系統與器材檢查
為了避免傷害器材,在總電源開啟之前,最後的檢查作業是絕對必要的。檢查方式最好設計一份表格,照標準檢查作業(SOP)填表,才不會有疏漏。順序如下:
- 系統設計檢查:檢視音響系統搭配是否正確,及音源信號是否符合需求。
- 電源配線檢查:檢查電源保險絲規格是否正確,接地點是不是在最佳接地點上(與電瓶負端之間阻抗最低點),很重要的固定螺帽是否鎖緊。
- 訊號線接線檢查:檢視前後級信號線連接是否正確,左右聲道連接是否正確。
- 喇叭線檢查:檢視有沒有極性錯誤,及測量喇叭線是否有破皮與車殼短路。
- 喇叭分音器檢查:檢查配線是否正確。
- 開機前器材設定檢查:檢查擴大機、電子分音器及其他功能設定是否正確。
開機後檢查
OK,完成檢查,你可以開機了。先將主機音量關到最小,無異常聲音之後,再將音量慢慢加大。測試每支喇叭單體聲音是否正常,及工作頻率是否符合我們分音器設定的範圍?如果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力的話,可以使用頻譜分析儀,測試每支喇叭單體實際發聲的頻率響應範圍。這個檢查動作其實不難,只要花費你五分鐘時間,你可播放粉紅色噪音,將所有喇叭靜音,只打開待測的喇叭單體,測量工作頻率範圍是否正常。另外,也要記錄它的音壓,因為要跟另一個聲道的單體做比較,是否音量一樣。這是非常重要的測試數據,如果左右聲道有幾dB的差別,那音量較大的聲道會提早到達失真截角點。
檢查每一支喇叭的時候,也要聽聽有沒有駐波產生或機械共振雜音。駐波其實也可以在頻譜上看得到,低音喇叭音量特別大的那個波段頻率,往往就是駐波,而高音喇叭音量特別大的波段,往往都是玻璃反射造成的。
檢查器材機殼是否有異常高溫:如果是擴大機快速產生高溫,通常是連接的喇叭阻抗低於可承受的阻抗,或是喇叭線破皮與車殼碰觸。另外,擴大機產生人耳聽不到的高頻振盪,以Vp-p最大功率輸出的狀態下工作,當然會快速發燙。
輸入輸出靈敏度設定
不正確的靈敏度設定,可能造成系統存在大量失真,實際現象如下:
- 主機輸出到前級裝置,比前級裝置的輸出信號更早截角失真。
- 前級裝置輸出信號,在擴大機輸出未失真之前,就已經失真。
- 使用原車主機的喇叭線當音源輸入,在後面的音響系統未失真前,就已經截角失真了。
正確設定方法如下:
使用工具
- 交流電壓表(數字型更佳),可用三用電錶AC檔替代。
- CD片內含正弦波信號,信號強度0dB(70Hz信號用來測試超低音,1kHz當然也可以使用信號產生器)。
七個步驟
- 將喇叭線從擴大機端拆下。
- 將主機及擴大機所有音質控制歸零,等化器失效。
- 將擴大機輸入靈敏度旋鈕調至最小。
- 播放或輸入正確的正弦波信號,主機開至75%全音量,或未失真的最大前級輸出。
- 使用交流電壓錶或三用電錶,至擴大機輸出端測量信號電壓。
- 調整輸入靈敏度,直到擴大機不失真的輸出電壓。如果超低音喇叭使用一個以上的擴大機,每個擴大機的電壓都要一樣。
- 當每一個擴大機都到達不失真的最大輸出,將喇叭線連接回去,去調整前後聲道及超低音的比例,調整時只能降低擴大機的輸入靈敏度,千萬不要再調高輸入靈敏度。
擴大機輸出RMS有效值計算方法
例:一台擴大機輸出功率為75W x 2,即每聲道75W
V=√(P×R) 輸出電壓=√(輸出功率×阻抗) √(75×4)=17.32V
簡易對照表
輸出功率 |
50瓦 |
75瓦 |
100瓦 |
125瓦 |
150瓦 |
1000瓦 |
輸出電壓 |
14.14V |
17.32V |
20V |
22.36V |
24.49V |
63.24V |
依電源供應電壓為13.6V為基準
- 計算基礎必須是真實的未失真前RMS的輸出功率。
- 使用信號產生器+示波器+失真儀測量更精準。
這種設定方式,可確保音響系統中的每一台擴大機,在輸入喇叭前,都是沒有失真的信號……待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