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洪聊汽車音響系統調校技巧 (一)
2024年1月1日 22:03
話說老洪從事汽車音響行業,迄今已三十幾年,理應解甲歸田、退休含飴弄孫去了。孰不知景氣不佳,加上自己不才,到現在還在籌措退休盤纏,始終畢業不了。勞碌命也,沒辦法,我就是喜歡音響、喜歡音樂。老洪也賣瓜,但不吹牛,翻箱倒櫃的,就拿過去二十幾年調過一千台車次以上的經驗,樂意來跟大家分享,敬請各位先進多多指教。
汽車音響系統的聲音調教,比家用音響難度更高。因為車內很多玻璃及堅硬材質,容易造成反射,而座椅或天花板材質,也會過度吸音,失去應有的殞響。再加上低音喇叭的安裝位置,始終都是左右相對的,容易造成某些頻段相位抵消。而且,低音的共鳴門板空間,一般都是過大,門板裡面猶如迷宮,並非理想或標準的容積。另外,超低音部分,因車體小,沒有辦法展現完整的一個超低頻波長。種種限制,增加調校的困難度。
國際上有很多汽車音響競賽組織,也設立了很多聲音聆聽標準,目的在於提升業界的安裝品質及聲音表現。這些都是很好的參考素材,但規則畢竟只是規則,別太鑽牛角尖,否則會失去原意。畢竟,我們要的是娛樂性,花錢在汽車音響,就是要聽得爽。
談到調音這檔事,其實人人都會,只是方法不同,技巧不同,花費的時間也不一樣,但結果可能也有很大的差別。每一個音響系統安裝者,都希望把聲音表現調到最好,讓顧客滿意,自己也得意。現實情況告訴我們,這是個目標,並不一定可以達成。因為實際安裝調校的技師,並不會有相同而足夠的經驗,有些資歷淺而未受過正統訓練,而資深的,並不一定會調校,更多的是不知道好聽的標準為何?甚至一輩子都不知道常用的器材,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。當然,很多音響系統,礙於消費者預算情況,難以達到理想境界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我們將以接近理想的模式來聊聊。
其實,音響系統設計之器材選擇搭配,也關係著最後調音的難易度及成功率。不正確或不合邏輯的系統設計,很難如意地調校出好聲音。很多系統,是再加裝升級或更換某些器材的雜牌軍組合,也會增加調音的難度。不幸的是,這種實例佔了最高的比例。常常見到,一部車上有兩種以上的喇叭品牌,或者是同品牌不同系列的高音喇叭,結果聲音非常凌亂。因為喇叭單體的特性及頻率響應範圍不同,要它們唱出一樣的調,根本就是強求。不同品牌的擴大機組合,也有相同的情況。因為每台擴大機的阻尼效應(Damping Factor)及爬升率(Slew Rate)一定不相同。如果用兩個不同品牌擴大機,分別推動中高音及低音喇叭,會有不同的速度反應或不同的清晰度表現。你也許有疑問,很明顯嗎?聽得出來嗎?建議您親自試試,就會有答案。
除此之外,線材的選用,也會影響整體的聲音表現。試想,一套音響系統,在不更換任何喇叭及擴大機的情況下,只更換更高級的主機或音源,聲音就會變得更好聽。或者,只更換更高級的信號線或喇叭線,聲音也會更好,這是眾人皆有的經驗。但這個結果,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?這代表音源傳真度不佳,還有,線材傳輸損耗太大,擴大機及喇叭應有的聲音表現,沒有被發揮出來。主機信號輸出的電壓、失真率、訊雜比、頻率響應等數據,是非常重要的。一旦經過擴大機放大之後,它的缺點也會跟著被放大。要是主機及擴大機之間的傳輸信號線品質不佳,將聲音信號去頭去尾,再添油加醋,你可以想像結果會如何?
市面上的音響線材非常多,等級差異跟價格差異也很大。大部分的業者,在客戶沒有要求或額外付費的情況下,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線材。這其中包括了電源線、喇叭線、信號線等,這些線材,都是擔任傳輸電流及信號的重要角色,但常常被忽略。大都認為,只要線徑夠粗,就沒太大的差別了。如果沒有用心去比較了解線材,你很可能就輸在起跑線上了。想開始動手調音了嗎?嗯,還早!待續……